2019年9月12日 星期四

貓王之死與馬桶設計

你有沒有想過:Are you going to the toilet wrong?(你如廁的方式錯了?)這是BBC一條短片的標題。還有個簡短的說明:如果你是坐在馬桶上看到這短片的,該馬上停下來,以下會說明你為什麼要改(坐)為蹲‥…。

你若關心過如廁姿勢的坐蹲之辯,一定知道這短片要說的,就是蹲姿排便才合乎人體生理結構。坐馬桶舒服歸舒服、優雅歸優雅,其實有違自然,甚至有害健康。短片說到一個例子:貓王皮禮士里之死可能與此有關。他的醫生推測,貓王可能是如廁時有力過猛以致心臟病發死亡的。

貓王一九七七年之死至今有點神秘,網上有大量相關文章,都牽涉到貓王濫藥、暴食等。他死時才 42歲,堪稱英年早逝,但你看他當時的癡肥照片,實在不該是雄姿英發之年的模樣 ── 42 歲,按一些計算,還屬青年呢。

發現他出事的同居女友 Alden 回憶,破門進入浴室時,「Elvis 坐在(病人或老人使用的)座椅式便桶(commode)上,看來全身僵硬,然後真接向前摔倒,姿勢絲毫未變……兩眼充血,向前直瞪」。

貓王家人要求驗屍的報告一直沒有全部公開,而貓王濫藥與暴食卻是公開秘密,各種猜測自然蜂起。直接死因是心臟病發作是肯定的,問題是什麼引致心臟不勝負荷?BBC的短片沒有交待「如廁用力過猛」的依據,但從「環境證供」看來,這並非沒有道理。他「兩眼充血(bloodred)」可能是眼睛結膜下微絲血管出血,這往往由各種過猛用力(包括如廁)造成。

短片有一個實驗統計:坐姿如廁用時 114 - 130 秒,蹲姿僅 51 秒。即蹲姿的效率高逾一倍。翻看一下資料,這大概是以色列學者做的實驗數據。

蹲姿與坐姿孰優孰劣,如果只從辦事效率比較應已無爭議。問題是坐式抽水馬桶披着文明外衣,現代居室必備,難以想像豪宅裡的廁所竟然是蹲廁吧?蹲廁被普遍視為落後,不衛生。最近,有內地經濟學家說,「中國尚有十億人沒有坐過飛機,其中至少一半人的家庭迄今沒有用上抽水馬桶」,以說明中國的內需市場潛力龐大。有作者回應說,「一二十年以前,我們能坐個馬桶,已經感到很幸福了」。這引來香港一些人譏笑。

BBC 的短片卻道出了另一方面事實:二十世紀中,一批歐洲專家到非洲農村考察,發覺腸道與消化系統疾病非常罕見,其他發展中國家亦一樣;而這與飲食無關,而關乎如廁姿勢。坐馬桶會引致痔瘡、昏暈……以致中風。美國康奈爾大學的 Alexander Kira 教授曾指出,「坐廁是有史以來最不妥當的器具設計」(the most ill-suited fixture ever designed)。

該怎麼辦?拆馬桶改蹲廁?

我最近一再聽到朋友有這方面的親身體驗:在廁所配備一張小凳,把腳踏上去就可以半蹲半坐。一位朋友還發現,只踏一腳,就方便順暢了。這比BBC短片建議用厚厚的電話簿好得多。香港可能有一半人沒有見過那種可作枕頭的電話簿呢。

在坐與蹲之間糾葛,可能是習慣了二元對立思維邏輯之故。其實對立的二元之間,有很大的空間。二元之間有三的存在,而三生萬物,世界發展都在這裡發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