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年歲:數字的迷思

一碗叉燒飯,香港六十年代花五毛錢可以吃到,如今要二三十元,貴了不少。可是誰都知道,要比較兩者的平貴,不能光看銀碼,還要用通貨膨脹等因素折算。

那麼,年歲如何?以前的 70 歲與如今的 70 歲如何比較? 要用什麼因素折算?

這不僅關乎個人,更關乎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的政策制訂。較富裕地區都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存在「人口計時炸彈」的威脅,即隨着老齡人口增加,老齡人口撫養比 (老齡人口/勞動人口之比)上升,財政負擔可能不勝負荷。中國已有「未富先老」之憂,香港作為人均預期夀命最高的地方,更不能倖免。社會發展下,老年人口不斷增加,而人口生育率下降,勞動人口的增長跟不上,他們除了供養老人還要供養未成年人口,壓力看來有增無減。

倫敦經濟學院 (LSE) 經濟學教授 Andrew Scott 日前發表了一篇題為 The Myth of the “Aging Society” (「老齡社會」之迷思) 文章,指出這種擔憂過慮了,關鍵在於兩個概念之誤。

中國人說「延年益夀」,「延年」是年歲延長,是數量概念;而「益夀」指更加長夀,也意味着更加健康,亦指質量。英文說老化 (ageing) 只是延年,是統計數字。

Andrew Scott 認為,人們忽略了 longevity,這不僅指長夀,還指健康。如今的人不但長夀了,也比以前健康了。以前 70 歲是古稀而龍鍾,如今卻仍然活躍。

他認為,年齡不只關乎歲數,還關乎生理狀況、主觀感受,還有社會學意義。隨着社會發展,這些都在改變。發達地區的平均年齡與死亡率統計一起用圖表顯示,可以看到兩條曲線一升一降,差距擴大,說明儘管人口老化了,但人健康了,死亡率因而不升反降。

他把這稱為longevity effect (益夀效應),在這效應下,人的青年期延長了。「青年」的定義的確在不斷改變。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年齡分段:青年是 44 歲以下,中年是 45 歲至 59 歲,60歲至74歲是年輕老年人,75歲至89歲才是老人,90歲以上是為長壽老人。據此擺脫既定的歲數觀念,人對社會作貢獻的日子要長得多,不該過早退休接受「撫養」。

由於對「延年益夀」的醫學研究在不斷進步和突破,人的預期夀命不斷提高。哈佛大學醫學院遺傳家 David Sinclair 說:一種供人 30 歲開始服食以抗病抗衰老的新藥正在研製,預料到本世紀末,人可以活到 150 歲。

計算一下:本世紀末能活到 150 歲,現在該 70 歲了,如果現在就有這種藥,開始服食有效嗎?

這都是就總體而言的,人的健康、年夀還取決於個人遺傳等等因素。「益夀效應」的概念卻是人人適用,對於要制訂「生涯規劃」的年輕人重要;對於長者,也要據此重新考慮未來之路要怎麼走。

年齡是一個數字,更是一種心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