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西化句子,「進行」到底

一位讀者昨天在這裡留言,指出香港很多人濫用「進行」一詞。這其實不僅是香港的流行病句,在內地和台灣,以至在世界各地的華文書刊都隨處可見。「進行」是很多人詬病的「萬用動詞」之一。余光中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十多年後刊文批評香港學生的「英式中文」,就說到「目前最流行的萬能動詞,是『作出』和『進行』,惡勢力之大,幾乎要吃掉一半的正規動詞。」

那位讀者舉了以下例句:「明年3月11日進行補選」,「八達通卡及儀器亦會進行鑑定」,「為了方便登記局進行查核」。刪掉句中的「進行」,是不是較簡潔、明確、有力?

我相信,很多人習非成是,習慣了「進行」、「作出」之類句式,刪掉這些字眼,會覺得奇怪。

不是不能說「進行」,而是不可什麼事情都「進行」一番,難道要進行用餐、進行洗澡?顯然,有些事可以「進行」,有些事不必「進行」。分別在哪裡?據《現代漢語詞典》,「進行」是「從事 (某種活動)」,但書中以「注意」特別標示:「『進行』總是用在持續性的和正式、嚴肅的行為,短暫性的和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不用『進行』,例如不說『進行午睡』,『進行叫喊』。」

怎麼才叫持續性較易界定,但怎麼界定正式、嚴肅較困難,於是有些事情宜不宜「進行」較難掌握。若下筆用心,就得多掂量掂量,特別是面向公眾的文字,譬如記者、官員為文,應常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可是就香港所見,他們偏偏不怎麼用心,愛「進行」到底。那位讀者所舉的病句,看來都出自他們筆下。

香港的「官方文章」較愛「進行」是有原因的,因為公務員受英文句法的影響較深,起草的文字常常先英後中,中文容易受英式行文拘束。中文西化的一個毛病是余光中所說的「動詞西化的危機」,把「單純動詞分解為『弱動詞+抽象名詞』的複合動詞」,「迂迴作態」。「進行」貌似萬能,其實是毫無個性的弱動詞。補選、鑑定、核查等本來是有力的動詞,一旦變作抽象名詞,就弱化了。

英文是形合式文字,動詞有很多時態,進行時的動詞加上 ing,可化為名詞使用,例如 swim 是動詞,swimming 可作名詞。中文是意合式文字,很靈活,「游泳」可作動詞,也可作名詞。若模仿英文,既不能加 ing,有人就加上「進行」──「進行游泳」!「營業進行中」 的牌子到處可見,說不定也有「休息進行中」。

其實英語專家也認為動詞表意優於名詞和動詞片語 (phrasal verb),視濫用名詞為病態,是noun-plague (名詞成災) 。手邊一本由香港理工大學編寫的 Business English Kit for HK High Fliers 小冊子,就有 Using Strong Verbs 一章,指導以單一的動詞取代若干個字的動詞片語,例如說說 prepare 好過說 set up,說 omit 好過說 leave out,都求直接、簡潔、有力。

「英文沒有學好,中文卻學壞了」(余光中語) 這現象,舉目可見。

2 則留言:

  1. 「仍有32%的人被发现有维生素D缺乏。」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334978/answer/166996784?utm_campaign=official_account&utm_source=weibo&utm_medium=zhihu&utm_content=answer

    我的中文不是很好,但也不至於這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余光中說,動詞西化的危機另有兩端,一是單純動詞分解為「弱動詞+抽象名詞」的複合動詞,另一端是愛用被動詞語氣。你看到句子,兩端都涉及了,改寫成「仍發現32%的人缺乏维生素D」好得多。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