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中國手機支付的新問題

配鑰匙? 請掃二維碼,用手機支付。
要在大陸開設手機支付帳戶,要先開設銀口戶口,如果是專用戶口,存款有限,更安全。一位在加拿大的朋友說:那不是很麻煩嗎?對於國外人士和旅客,到中國大陸旅遊幾天,難道要為了手機支付開設銀行戶口?這確是個新問題。恰好,《紐約時報》昨天 (17 日) 刊登一篇介紹中國手機支付遍地開花的文章,也指出這一點。

如今,中國大陸一年接待外來旅客一億多人次,這些人絕大部分不會有中國的銀行戶口,便難以享用在大陸己普及到所有行業、男女老幼的手機支付;對最新的「自助超市」,就更只能望門興嘆了。

《紐約時報》的報道題為 In Urban China, Cash Is Rapidly Becoming Obsolete (在中國城市,現金在迅速過氣)。這篇發自上海的報道不無誇張地說,在中國主要城市幾乎所有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機支付一切費用。記者慨嘆中國電子支付普及範圍之廣,也為進展速度之快吃驚,因為三年前人人都還在使用現金。報道引述一位風險投資經理的話說:「從技術角度來看,這可能是在中國首先發生的最重要創新之一,而且目前僅中國才有。」

這位記者 (Paul Mozur) 的經歷頗有趣。過去三年,他一直駐香港,負責對亞洲的科技新聞報道,最近才被派到上海去。他說,對於中國互聯網世界的某些東西,你得親身體驗才知道。你在外面,難以想像一旦沒有 fb (臉書) 和 Google 日子怎麼過,而到了上海才知微信 (weChat) 在日常生活中有多重要 ── 直至有一天有六個人要求掃一掃他的微信二維碼 (QR code) 建立聯繫。

坐的士,用手機支付。
他自覺有幾個幾個星期被社會邊沿化了,用他的話來說,是「被排拒在體系之外 (cut out of the system)」,原因是他因為銀行戶口問題沒法建立微信支付 ── 這是他身邊所有人的電子錢包。在辨公室裡要吃點什麼,同事都叫外賣,用手機支付,而他要到外面光顧食肆、咖啡店,還要排隊付現金;他自嘲,連路邊的賣藝者都比他「先進」,豎起二維碼收錢。

使用手機支付後,其他的什麼提款卡都可以廢棄。他一位朋友有一天收到銀行的電話說,他的提款卡遺留在提款機上了 ── 這是三星期前的事,而他用手機付款過日子「不差錢」,連提款卡丟了都懵然不知。

報道引述一位分析專家說:「如今,這已成為 (中國) 預設的生活方式。可以說,中國各行各業都與這個生態系統連結起來。」

這個生態系統交易量之大驚人。美國二零一六年的手機支付市場為 1.12 萬億美元,中國則為 55 萬億美元,約為美國的五十倍。據最近的估計,到明年,Visa 卡和 Master 卡的每日交易額,會被騰訊 (微信支付母公司) 與螞蟻金服 (支付寶母公司) 超過。

報道認為,中國手機支付之超越信用卡市場,是因為交易成本低,一塊幾毛的交易都可以使用,誰都可以使用,這是信用卡難以想像的。

可是這也造成新問題,就是會有一些無法進入這個系統的人被排拒在外,其中有遊客,有商務旅客。他們不大可能為了在中國短暫逗留而開設銀行戶口,也就不能把手機變成電子錢包。來華做生意的,貨品通過手機支付賣出去,就必須在銀行之外,通過騰訊、螞蟻金服結帳,這是一個自成的系統。

報道談到日本手機的衰落:日本樂於讓自己的手機自成體系,到智能手機迅速興起,就在不能適應之下而衰落。

歐美都發覺要在手機支付上迎戰了,這肯定是一仗大戰。

1 則留言:

  1. 我是香港人,還有親戚在大陸,我不抗拒大陸,間中也回鄉或旅行,為了適應當地生活,我特意在中國的銀行開戶,攪了一連串,終於可以用手機支付,跟當地人一起享受優惠,其實沒有手機支付也是可以,只是中國推廣手機支付,如果有手機支付會便宜很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