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歐洲城市化中的「農村城市化」

是城?是鄉?
歐美的城市化過程不是一路向上的,一再發生過逆向的人口移動,就是城市人口因為戰爭、經濟、環境等原因而下降,居民向鄉郊轉移。美國所謂鏽蝕帶的城市空洞化就是這樣的可怕過程,如芝加哥、底特律等製造業城市隨着鋼鐵、汽車等行業衰退,人口紛紛外逃。

歐洲也有逆城市化問題,但有積極意義。它不是城市的衰敗,而是城市化的新擴展。過去的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以鄉村的犧牲為代價,鄉村的發展遠遜於城市,相對地落後。可是近年鄉村在交通、通訊、醫療、教育、娛樂等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不斷改進之下,一步一步城市化了,自然環境、休閑享受甚至遠勝於城市。歐洲城市化最早的西北歐和包括意大利的中歐地區最先出現這趨向。歐洲退休人口向較富裕農村地區轉移已形成趨勢,普遍趨向是由北向南流動。一些過了 40 歲的預退休人口也開始搬到農村地區。同時,農村年輕人群仍在繼續流向大城市。

在這雙向的人口流動中,城市出現「再城市化」。儘管這個過程近年受到全球化的打擊,城市居民仍趨富裕,可支配收入提高,而對旅遊特別是農村景觀的多樣性和多功能性有新的要求,包括工業、房地產、自然風光、生態環境的要求。

是城?是鄉?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歐洲把農村視為保存歐洲自身文明特性的寶貴資源,把農村的景觀、傳統和文化視為發展的寶貴遺產,是維護歐洲認同、產生社會效益的「社會資本」,也是保護環境、促進身份認同、產生文化效益的「文化資本」。

「社會資本」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確定社區的「共同身份」,並借此發展經濟。建立單一和統一的認同感之下,一個社區不僅可以發展旅遊,也可以成為營銷和消費的潛在市場。

確立「文化資本」亦有相同效應。這導致對農村很多事物的看法發生變化。譬如林業,以往只關注它的生產和經濟作用,現在則從環保、休閒、保護地方身份的角度去看。歐洲政界和學界把如何保護好農村地區的歐洲古老文化景觀並發揮新作用作為探討的新課題,以求既提高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又保護原有風貌,保護植根於景觀之上的傳統。歐洲農村生活水平城市化,影響農村的傳統環境與景觀的同時,也在改變歐洲整體的生態環境功能。

城市化了的農村於是變成促進歐洲未來發展的貢獻者。官員和學者不再孤立地看什麼是農村,而是把農村擺在與城市的新伙伴關係中看待。

據二零零九年的統計,歐洲城市人口佔 73%。可是這樣的數字日益受到質疑,因為在空間上,已很難界定哪裡是城市,哪裡是郊區、農村。一種新觀點以「社會行為」和「生活方式」來劃分。據此,我們在法國訪問過的幾個小村其實都可視為城市了。

對共產主義理想的一個描述,是「城鄉差距消失」。這未必是烏托邦式的理想。

(歐洲紀行之十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