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搭升降機的「潛規則」

在我居住的大廈裡,住戶各有各的「白鴿籠」,極少串門。在香港,這是常態。鄰里間踫頭,最多是在等候電梯(升降機)的時候,或者在電梯裡。這樣的踫頭,時間雖短,卻也足以見到各種眾生相,不同的心性修為。

今天上班的時候,電梯在某個樓層停下來,走進來一名中年男子。要數我印象最深刻的鄰居,他該名列前茅。

這人曾「貴為」本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在大廈裡有不只一個單位,聽說在家裡經營股票買賣,有點身家。他在大廈裡進出,頗有點高人一等的凌人氣焰。為什麼會給人這樣的印象?我留意觀察了一下:他身材較高,可能因此而背有點駝,頭卻不甘於低下而總是昂起,結果是下巴前推、鼻孔向人、兩眼朝天。這樣的外觀,加上對人,特別是對大廈看更(保安員)的傲慢態度,難怪不招人好感。

再說今天在電梯裡的遭遇。這先生進來時,電梯裡已有四個人,他背着雙手施施然踏進來,不轉身向門,也不按關門按紐,就是一動不動地站着,用鼻孔向着狹小空間裡的眾人。他是最後一個進電梯的,到了地面,不退出,擋在電梯門位置,看來要再上樓到另一單位去。我們出門,只好繞過他走。

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我就覺得這人太不知自處了,毫無公德常識。

所謂公德常識,沒有誰會白字黑字地寫出來,而只不過是公眾之間互相體諒之下形成的「潛規則」。在內地,「潛規則」近年是個熱議題,多指不正道而大家默許的辦事規則。我則認為,也存在正道的「潛規則」,就是公德常識。

坐電梯就該有「潛規則」,譬如:

基於心理原因,兩人成對角,三人成三角,四人各據一角……位置安排與骰子上的點子差不多(三是例外,在骰子上三點成一線)。基於公德原因,不要高聲談笑,要說話,壓低聲線,包括說電話(最好不說);對肚中之氣,要忍;人多時,背包或較大的掛包、手袋不要掛在肩上,要用手挽着;站近電梯門的,要適時退出,方便其他人進出;電梯門若沒有監控電眼(像我們大廈的),站近按紐的,應義務控制門的開關;途中進入電梯的,應主動自己按鍵關門;……。不要以為這些容易做到,很多人會因「善小而不為」。

做得很好的人卻也不少。一些鄰居先出了電梯,會在外面為你按着按紐,免你被門踫上;有鄰居比你年長,看到你像要上班的樣子,會主動讓你先出電梯去;有人雖然跟你並不熟絡,卻記得你住幾樓,會主動替你按樓層鍵;……。

這些不過是小善,卻使人舒服。所謂人情味,就是從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中散發出來的。

出了電梯,進出大廈大門,一樣有「潛規則」:遇上前面、後面有其他人進出,把門拉住;遇上小孩、行動不便的,更應這樣做;別人給你做了,說句感謝的話。這樣的舉手之勞,有些人就是做不來。我曾遇到這樣的情況:我跟着前面兩人魚貫出門,第一人推開自動門出去了,沒扶着;第二人在門自動關上前,以很敏捷的身手一閃步一扭腰,絲毫不踫大門,就像條泥鰍的溜了出去,讓鐵門「呯」的一聲在我面前關上。

這樣的「潛規則」沒有誰能全部教懂你,但我相信一個良好公民,在幼兒園就該學懂它們的大原則,就是為他人着想──be considerat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