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童年時光」與「工業革命」

昔日在碼頭出現的賣報童

昨天收到一輯名為 Back in the days of our childhood (我們的童年時光) 的照片,看了,有如夢寐。傳來照片的,是一位對香港老照片情有獨鍾的年輕人。標題中的「我們」卻應當只限戰後嬰兒潮的一代,按港大教授呂大樂的分類,則屬第二代香港人。

網上有很多香港老照片在流傳,很多是彼此「翻炒」的,熟口熟面。這一輯則很「新鮮」,沒有見過。可是照片中的情境,卻熟悉,即使沒有親臨其地,親作其事,也目睹過,近距離接觸過,例在木屋區挑水上山。

這些情境今天看來仿如隔世,擦鞋仔、乞兒仔、賣報童、苦力童工、孭着弟妹的兒童……在香港都看不到了,都難以想像曾經在這個社會出現過,而且是普遍存在。然而這些都只限於今天五六十歲那一代人的回憶。三四十歲的人,已經不在這個回憶區內了。在這裡,僅僅是兩代人之間,就難有所謂的「集體回憶」。更年輕的,照片中的一切更有如天方夜譚,仿如另一個世界的事。

我們都以自己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為榮,可是這也有弊端,就是人之間的代溝加深、加闊了。這樣的事情過去有,但於今為烈。數碼科技的出現,又進一步擴大了鴻溝。

這難免形成社會矛盾。作為補救,有一點可以做的,是設法盡量保護歲月留痕,讓社會多保留反映過去生活的種種環境物品,老樹老屋老街巷,讓當地生活的人在步履間就可以感受到社會是怎樣走過來的。

我過去一直有疑問:為什麼歐洲各地大小城市都可以保留那麼多古建築、老街巷,去到那裡都有走進昔日歲月的恍惚,而城市又在現代化的發展營造出新舊的和諧?我曾經把這歸因於歐洲的先進文明、對保育的先知先覺。直到最近,才在讀書中恍然知道另有原因。

擦鞋仔曾經隨街都有

歐洲是當今世界以工業化為起點的現代性的發祥地,如果從英國的工業革命算起,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個半世紀以上;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也有近二百年。這段時間的發展,從歷史角度看,很迅速,但在過程中,各國都有相當長的適應期。變化循序漸進,沒有急風暴雨式的破舊立新,很多舊事物於是可以很自然地保存下來。歐洲建築物以磚石結構為主,不如中國主要是磚木建築,是另一原因。

對比之下,原來是歐洲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方就大不一樣。這些地方的發展「落後」,而且受到故意壓制(最典型例子是英國用鴉片去荼毒中國),直到後來才得以自主發展。算來,發展的時間至今都只有幾十年,步伐急遽,沒有循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漸進式演進,一來就是跨越式前進。從變化的急劇來說,歐洲進行的不算工業「革命」,在中國發生的才算「革命」。

香港的巨大演變也是在幾十年間發生的,也是一場「革命」吧? 「我們昔日的童年」就反映了這場「革命」的迅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