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從「教」字看香港問題

「教」字很有意思,蘊含着中華文化中的教育理念。今日看來,仍具深義。

朱熹把「教」字理解為「文孝謂之教」,是對古文字學不在行的錯誤見解,把右旁的的「夂」誤為「文」,而「夂」本為「攴」。甲骨文的「教」從「爻」從「子」從「攴」。「爻」是聲符,「攴」象手執教鞭,本義是教導。據《細說漢字》一書,「爻」是「子」(學生)被教鞭打的象徵符号,「不打不成才」,以示施教須嚴。

在現代教學理念中,打是不提倡了,但「鞭策」仍不可少。虎媽、虎爸式教學儘管受到爭議,但它的績效顯著,即使在美國亦受到不少老師家長肯定和效法,倒是一度被視為先進的讚譽式、肯定式教學被發現有問題。網上有「貓頭鷹老師」(The Owl Teacher,不知是哪個國家的) 設網站分享經驗說,不再讚揚學生了,不是說讚揚不好,而是說要恰如其分,鼓勵比濫加讚揚好。她說到,從八十年代初起,學界興起「(學生)自尊運動」,恐防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即使學生答錯了也不算錯(there were no “wrong” answers),能參與(肯返學)就值得讚揚。

這自然是矯枉過正。被嬌縱的學生難道更易成才?美英都為此吃了大苦頭,學生在國際學生學能測試(PISA)一直在發達國家中靠後。香港在這項測試中則一直有不錯成績,總在前三甲浮動,可是並非沒有隱憂。

香港城市大學的應用社會科學副教授馮麗姝(Annis Fung Lai-chu)二零一三年在一項研究中發現,香港「怪獸家長」和學校培養出的一代學生不少自我膨脹,自以為了不起,可能會為了出位而不擇手段,甚至成為暴力犯罪者(violent offenders)。

嬌縱而成的魔童:無論如何,我現在就要。
二零一三年四月的《南華早報》接連有兩篇報道引述了她的警告:「(香港)這城市正面臨重大風險,因為它培育了受嬌縱、對自己過分自信的孩子。」

她採用「反社會行為篩選調查問卷」( Antisocial Process Screening Device 〔APSD〕) 對香港平均年齡 11 歲的 9 400 名學生進行了調查。這問卷是由美國新奧爾良大學發展出來的專利產品,面向 6 歲到 13 歲的少年,以期及早發現其中有冷酷無情(Callous-unemotional Traits)、自戀、易衝動傾向者,以及早干預。

她發現,在自戀方面,接受調查的學童在 14 分評分表中得 3.89,他們會過分自我、自大,虛榮心重。相比之下,美國 2.9,澳洲 2.81,英國2.36。

另外16% 有霸凌傾向,而美國的比例是 10%。香港這方面的整體評分是 6.23,竟與美國和加拿大青少年罪犯中的比例相若。

她認為,這些孩子可能為求目的不計後果,香港必須就此採取措施。報道又引用兩位註冊社工的話說,香港的教育制度只看分數,驅使學生以自我為中心。

《南華早報》的報道認為,這樣的調查只從負面着眼,而未及正面因素,未能全面反映香港少年情況。美英等國的調查面向全國城鄉,與香港只是一個城市的調查不同,不宜互相對照。

六年過去,當年的少年今天接近二十歲,他們的情況怎樣?

但從香港近況可見,香港教育肯定出了嚴重問題。

古「教」、「學」、「斆」三字兼表施教與受學兩重意義。《尚書.說命》說「斅學半」,猶今言「教學相長」。從另一角度看,學的一半出了嚴重問題,教的一半亦應問題嚴重,應當檢討。「教不嚴,師之惰」,師若教的是歪理謬論,更是犯罪。
**
補記:攴,粵音讀 bok1 或 pok3,輕輕擊打之意,亦解戒尺,古與「撲」同。粵地舊稱私塾為「卜卜齋」,其實應寫作「攴攴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