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4日 星期一

中秋明月,唐詩情懷

為了準備晚上的一個雅聚,書寫了一些條幅,都選上與今日中秋節應景的詩句,比如這一幅「海上生明,天涯共此時」,配上一枚新刻的「花好月圓」閑章。這是唐朝詩人張九齡《望月懷遠》五律中的開首兩句。張九齡是開元名相,對於粵人來說,還應知道他以詩名才名被譽為「嶺南第一人」。是他建議並主持打通了大庾嶺的梅關古道,加快了「南蠻之地」與中原的文化交流,促進嶺南開發。他「望月懷遠」的,應不乏嶺南人吧?

如果喜歡讀讀唐詩宋詞,寫寫書法的,會發覺古代詩人都愛詠月,因而月字出現的頻率頗高。詩人對情境變化特別敏感,特別是在古代,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非常密切,常關注草木天時的榮衰變化,並從中有所感懷抒發,有關的用字自然就多了。

現在是大數據的時代,有人用大數據去統計分析《全唐詩》中的五萬首詩,比較了不同字的使用頻率,發現用字與人們朦朧的感覺是一致的,譽如說「月」字出現的確很多,是唐代詩人最愛使用的第十個字。

看看這前十位的用字很有意思,它們依次是:人、山、風、日、天、雲、春、花、年、月。

你立即就發現,其中九個是大自然事物,都關乎時空之變。這都是從詩人視角出發的觀察,最終關注的其實是人,所以「人」字的出現居於第一位,出現了39 195 次,比第二位「山」字的 31 014 次多近三成;比「月」字的18 932 次更多一倍餘。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林塘風月賞,還待故人來」,這些唐人名句都談人說月,兩者其實還是有區別的,從月中看到人,那怕是傳說中的嫦娥。

如果有人用對香港粵語流行曲歌詞作大數據統計,比較一下用字頻率,一定也有十分有趣的發現。與唐詩的用字比較,會更有趣,可以看到相距一千二百餘年的詩人最關注的事物有什麼不同,情意的表達有什麼不同。

在粵語流行曲中,「愛」字應是常用字吧?我看到的《全唐詩》148 個最常用字表,當中沒有「愛」字,「情」字則排 79 位,「心」字排 13 位,「我」字排 18 位。

很多香港人說香港沒有春天,而這卻是唐代詩人最愛詠歎的季節,「春」字出現 19 806 次。四季中其次是秋,「秋」字出現 17 946 次。在香港,這兩個季節都匆匆而過,不特別留意,春花秋月就悄悄地消失了。

今夜是中秋,據香港天文台預報,天上會多雲,間中有雨。雨剛才下起來了,可是今年的中秋「十五月亮十六圓」,明晚的月亮會更圓。

人們都愛懷緬大唐之盛世繁華,也愛詠歎唐詩之雄奇高曠。因此,不妨記住唐詩十個常用字,以之參照,希望也多點唐人的胸襟情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