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粵語之變:從「埋堆」到「唔該」

近二百年前《越謳》一書列出的粵語詞,大部分仍為粵人日常用語,但也有不少已從生活中消失,或者瀕於消失了,只存在於少數老一輩人的口中。

這些語詞的變化,表現在書寫、讀音、指意和流行程度等方面。有意思的是,在看來消減的總趨勢中,個別用語卻出現重興之象。譬如香港近年很流行「埋堆」一語,特別是在年輕人當中,是指在不同的人群中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扎堆類聚的現象,是人們為了爭取認同的自我保護行為,可以用社會心理學作深入分析。我以為這是「潮語」,是這個現象普遍化後出現的新語。不想到,招子庸早就把它收入書中了,解釋為「合而成堆曰埋堆」。

從這註釋看來,「埋堆」以前可能是指搓麵粉、堆柴禾中的做法,而在人當中「合而成群」則說「埋群」。「埋群」似乎不再有人說了,起碼在香港是這樣,都說「埋堆」。「埋」在粵語中有「整合」的意思,到餐館吃飯後「埋單」,是指把各種食品的單價合起來計算。「埋」字在標準漢語中沒有這個意思,「埋單」北上流行就變為「買單」。「埋堆」則不可寫作「買堆」,而是北方話中的「扎堆」。

《越謳》中「吤」一語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它列於「方言凡例」的第一頁,頁中都是單字,多屬助語詞,「吤」與咕(今寫作估)、嚟、嗌則屬動詞。「吤」的註釋是「擎介切,方言俾也」。切出音是 kaai3,即「楷」字讀陰去聲,今天的粵語沒有這個音和字。粵語「俾」字中也沒有類似同義語。

後來,我從對台山話的不多記憶中想到,台山話有「吤」用語,「吤來」就是「拿來」,即粵語中的「攞嚟」,由人予我。可是「捭」的意思是「給」,可以「捭你」,可以「俾我」。粵語或廣府話過去不斷受到廣州附近珠三角鄉鎮語言影響,在廣州城市化過程中,從哪個鄉鎮移入的人口較多,在廣府中留下的痕蹟就較多,其中以較富裕也較近廣州的南、番、順地區語言的影響力最大,過去沒發覺台山話對廣州話有什麼影響。「吤」已消失,除了在台山,或開平、恩平。

「惱」,註釋是「天偷切,方言發怒也」。這分明就是今天的「嬲」字。標準漢語中有「嬲惱」,音 niao3 nao3。今天粵音以「嬲」取代了「惱」。

「聽禁切,以甜言賺人」的「噤」也不見採用了,這至今沒有適當用字,而只用近音的「氹」字代用,「氹女仔」(以甜言蜜語哄女孩)。

有些用語是我沒有聽說過的,如分手意思的「丟手」,如「屓屭」( 原介名,方言閉翳,猶鬰抑也),「假柳」(作假),如「擲紙」(掛帛,猶掃墓,客家人為掛紙)。「呢陣」(此刻)、「一賬」、「一勻」、「丟拋」(放離也)曾在還一輩人口中聽過,如今已鮮有聽聞了,可能還在南番順一帶鄉間存在。「灾瘟」是罵人語,若被人罵過「灾瘟」,罵你的可能是你的祖父母輩了。

「唔該」是粵人都掛在嘴邊的,《越謳》註為「方言不該也」。老一輩人表示不該做,會說「唔該做」。現在「唔該」卻只表示「勞駕了」。

補記:有朋友說,「吤」是中山鄉音,是拿取的意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