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漢字:是單脈傳承?是雙脈傳承?

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行書之成熟,
比楷書早數百年。
多年前的舊文〈漢字「廢簡復繁」的幾個糊塗觀點〉得到署名ojcuts的網友關注,ojcuts並作這樣的留言:「漢字一向是單脈傳承,漢字分出簡繁二體雙脈傳承,中華文化也分成簡體版和繁體版,這讓人無所適從,被迫選邊站隊,是折騰人民,傷害文化。」

漢字由甲骨文算起,起碼流傳了三千三百多年,歷來不斷演變,至今成為我們認識的漢字,主要是楷體的。在這歷史長河中,漢字變化多端,每一個字如是,整體更如是。用「一向是單脈傳承」來概括這歷程,無疑不當了,泯滅了漢字演變過程中說之不盡的艱辛和精彩。


甲骨文研究中最艱難的一點,是一字多體。這「多」不是單位數的多,而常常是雙位數的多。這反映了殷商之時,隨着社會對文字的需求日趨殷切,各地紛紛自創文字,各顯其能。


這脈脈賁張的局面持續了一千多年,到戰國時期,中原逐鹿,從號稱萬國並存到弱汰強存的七雄,漢字在紛亂中不斷變化,甲骨文之後出現了金文、籀文,再演變為大篆。變化絕對不是單脈的線性發展,而是多脈的混沌演變。


這主要是由於諸侯各國各自為政,互不統屬,就連文字,也各寫各的,文字形體結構和書寫風格各異。經濟和文化發展之下,鑄字、刻字、寫字的材料和範圍都擴大了,除青銅器上的金文外,出現了陶文、簡帛文、貨幣文、璽印文、石器文、繒帛文字、兵器文,既精彩紛呈,亦導致七國之間文書難通,致使奏始皇統一天下後即統一文字,以求一令下而天下行。


文字自此統一了嗎?顯然沒有。


漢字有它的優點,亦有難以否認的缺點,就是難認、難寫。時至今日,看看小孩子和外國人學中文之苦便知道。漢字發展至楷書,認字的困難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但書寫之難依舊,字的筆劃難記、難寫,書寫效率低,寫得好看就更難了。


中國讀書人一直在同這些困難鬥爭,務求把字寫得便捷,於是很早就發展出行書,它的最大特點是書寫快捷,主要方法是把一些筆劃或連寫、或減省,把一些字根如偏旁簡化之後規範化,建立起一套有別於正兒八經一筆一劃書寫的「正書」包括篆書、隷書、真書(楷書)的書寫系統。這個民間自在的系統很早熟,早在魏晉時代就隨着二王書法的出現已臻至巔峰。法度森嚴的楷書要到唐朝才成熟,比行書晚了幾百年。


此後,行書與楷書兩種風格、筆法不同的書體並行不悖,文人都能熟練掌握,按需要運筆,要楷則楷,宜行即行。寫楷書時,筆劃較繁,一板一眼;寫行書時,筆劃偏簡,筆隨情轉,很多字形簡化了,有別於楷書,是為實用的書法。兩種字體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從來沒有誰說繁簡、楷行之間讓人「無所適從,被迫選邊站隊,是折騰人民,傷害文化」。


漢字若有「雙脈傳承」的話,是正書(楷書)和行書。簡化字,很大程度上是把楷書行書化了。


只要看看每個人的手寫中文,就知道誰都在試圖簡化書寫,是否得其法是另話,因為老師都只要求學生把字寫好,但鮮有能教學生如何把字寫好的,香港的老師更不會教學生寫好行書。於是,「娃娃體」中文隨處可見,就是只知道一筆一劃書寫,而寫得歪歪斜斜,個個字都如亂柴堆。


究其原因,其一是只知繁不知簡,只知正不知行,不知漢字書寫從來有求簡求便的一面。


你的中文簽名是繁體還是簡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