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歐亞大陸的進退變化

關於當今的世界,有兩個詞經常見到,一是「中國崩潰」,一是「美國衰落」,都關乎世界發展格局的預測。對於未來,誰都無法說得確切,但從正在發生和已經發生的事情來看,大體趨向應可看出端倪。

從整個人類的文明史來看,「原爆點」是中東的兩河流域,即當今伊拉克一帶。人類的農耕、文字、畜牧、管理等技術,都在這裡找到大概發靭於一萬一千年前的源頭。東西各大文明之後陸續萌發,美洲的文明,很可能也是從這裡經過當時的白令海峽大陸橋,由北向南傳播下去的。東西連成一片的歐亞大陸,則始終是世界文明的重心所在,即使美洲大陸的美國後來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也無法改變這事實。美國的地位是通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後來的冷戰勝利確立的,三場勝利都以歐洲為主戰場。

可是,近年的世界出現了令人驚訝的發展。在歐亞大陸這塊文明故土上,力量對比變化多端,還醞釀着更大的演變。

最顯著的是美國的戰略退卻。美國在冷戰勝利後,曾以單極姿態擴張,不斷把北約向東推進,又在中東、北非到處揮兵點火。即使奧巴馬上台後發覺力不從心而要從伊拉克、阿富汗退兵,仍要弄出一個「重返亞洲」戰略來。到特朗普掌政,雖然揚言要「重振美國」,行動卻是進一步後退。英國也同時「脫歐」了。

戰後以來,西歐一直視美國為老大;如今,不得不自求多福了。二零一五年的烏克蘭危機,是德法俄烏四國領袖自己解決的,沒有英美參與。如今,德法在歐洲的主導地位更加昭然。

另一邊廂,中國以實際行動一步一步推動着「一帶一路」。這是一個宏大而長遠的戰略部署,就像圍棋的開局下子,難以看得明白。較明朗的展現,是亞投行的吸引效應,連英國、加拿大等國家都不聽美國的指使加入了,各大國只有美日孑然其外,都是與歐亞大陸不相連的國家。陳坤耀教授指出,美國掌控世界銀行,日本掌控亞洲開發銀行,中國建起亞投行與之鼎足,正好反映中國對未來國際金融事務的重視。

從「全球化」角度去看,美中的取向正好相對,國際論者都以「逆全球化」名諸特朗普的國際政策。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其實就是「全球化」發展史,以「非洲人種說」即人類是從非洲走向世界的歷史來說,「全球化」更無異議。由高科技急速推進的新一波「全球化」,利弊互見,但只能因勢利導而與之適應,抗逆看不到任何出路。

對於宏大的事情,在舊思維主導下往往無法發現變化,有時偏偏會盲目,正如二零零四年的印尼海嘯悄然湧來時,海邊幾十萬人懵然不知,而一些小動物反而見微知著,早早逃到高地上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