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都要補這一課:學習思辨虛假消息

英國脫歐公投中,脫歐派這輛「戰車」戰績彪炳,車身標語謊說英國
每星期交給歐盟三億五千萬英鎊,脫歐則可用之來改善英國醫療,
很多人信以為真者,支持了脫歐。
英國《衛報》對讀者的三個關於「虛假消息」的調查,昨天截止了,調查結果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知道。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越來越多人警覺到「虛假消息」之危害。調查分別以教師、小學生和中學生為對象,目的是要了解各種虛假消息在校園中傳播的情況,和應當怎樣應對這個網絡時代的禍害。

虛假消息、虛假新聞對社會穩定的禍害超越了人們的想象,英國去年的脫歐公投和美國大選把問題之嚴重與廣泛,赤裸裸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當前,虛假消息已經像細菌、病毒一樣無處不在,每時每刻都會從電腦、手機等渠道入侵,小者涉及藝人隱私、美容保健,大者關乎市場投資、經濟政治,男女老少都不能倖免,政府施政也受影響。

英國廣播公司 (BBC) 年初在 Future Now (未來在當下) 節日中向一組專家發問:廿一世紀的最大威脅是什麼?很多人的回答是:值得信賴的資訊來源崩潰。美國著名民調機構 Pew (皮優)二零一六年年底的調查則發現,64%美國成年人認為,虛假新聞把時局的基本事實弄得渾沌不清了。這已成為「發達」地區的普遍事實。

美英一些專家學者對此更憂心。西方民主的一個基本信念,是把事實公開擺明,讓人們投票作出選擇。如果事實混沌不明,所謂「民主」就不可靠,「民主」的根基就會動搖。

虛假消息往往是「有心人」受政治、商業等不同動機驅動而蓄意炮製的,不易辨別。網上社交網絡大大擴大了朋輩影響效應,助長了人們在自己小圈子裡的盲從,使虛假消息如虎添翼。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教育研究院最近對 12 個州的大中學生進行調查, 以了解他們對消息來源的評估能力,7 800 個回應對真偽的辨別能力之低下且一致,令調查人員「震驚」;即使區分廣告與非廣告的基本能力,也同樣低下和一致。

英國的調查則發現,約兩成 8 歲至 12 歲學童以為網上的資訊都是真的;35% 老師說,有學生在作業上採用網上的虛假資訊。

英國議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成立了「虛假新聞與教導思辨閱讀技巧委員會」以謀對策。最關心的對學生思辨閱讀技巧 (critical literacy skills) 的培養。

這不僅是學生的問題,所有成年人都應補補這一課。我經常收到完全虛構、半真半假的資訊,都是成年朋友發來的。我一次指出消息不確後,卻得到振振有詞的回應:不要太荷求,否則就沒有人願意分享資訊了。

日前又讀到這樣的「分享」:中國人每天使用的筷子會孳生致癌的黃麴徽素,最多使用三個月就要扔掉。我大吃一驚,卻不忘稍作調查。這訊息原來在網上瘋傳多年了,網上亦有不少闢謠的評論,連新華網也登載了。黃麴黴是一種黴菌,但不等於黃麴黴素,要形成黴素需要一定的條件,要有豐富的營養,如花生等,筷子何來這麼豐富的營養?

網上資訊沙泥俱下,良莠並存,會傳來虛假消息,卻也提供正確訊息,關鍵是能善加利用,勤加利用。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