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

十號風球掛不成之餘

颱風妮妲昨天剛吹過了,雖然是緊貼着香港東北角吹過的,但風不大。風的移動路徑直撲香港,天文台一度預告可能會懸掛八號以上的風球。我擔心會有十號風球,及早在陽台做好預防措施,也一夜警惕着。誰知道整夜裡聽不到半點颱風的呼嘯聲。

在我的記憶中,上一次掛十號風球發生在一九九九年颱風約克襲港之時。後來翻看資料才發覺,記憶失誤了,二零一二年颱風韋森特吹襲,也曾經高懸十號風球。

據香港天文台的表述,十號風球高掛,表示「香港的風力已經達到或將會達到颶風程度(即持續風速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颶風的範圍,主要是在繞著風眼附近的環形地帶,因此發出十號颶風信號是需要一股颱風或以上級數的熱帶氣旋,在香港近距離(大約100公里)內掠過,也就是一般所謂「正面吹襲」香港。」

對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六日那次十號風球的記憶特別深刻大概由於,那是相隔十六年後一次罕見的十號風球,而災害也較重。更重要的是,我在風暴過後的翌日特意到一片狼藉的維園去拉回來一段本來要扔到垃圾堆填區去的樹墩,並稍作加工,刻上「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耶」以遣意。樹墩一直置於客廳中,日夕相伴。

對四年前的韋森特吹襲,印象反而模糊了。韋森特是在天文台西南約100公里掠過的,雖然是「正面吹襲」,卻是自一九四六年以來掛出十號風球而距離香港最遠的颱風。可能因為這樣,十號風球有名無實,也就沒留下深刻印象。

不過只要是從香港六十年代走過來的,或者查閱過香港天文台熱帶氣旋紀錄,一定會知道颱風對香港的威脅有減弱趨勢。不知這會不會持續下去,但至今似乎是這樣的。從香港天文台的資料可以看到:戰後以來,香港共掛起十號風球13次,其中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各一次;六十年代達六次,七十年代減至三次,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各一次;本世紀頭十年零次,本個十年至今一次。

懸掛風球的時數也有這樣的傾向。從一九五六年到二零一四年,每年平均懸掛風球 264 小時,而六十年平均每年為 308.9 小時,七十年代是 361.9 小時,都大大高於平均值。到廿一世紀頭十年,只得210.8小時。在六十年代,最高值的一年是一九六四年,達 570 小時。本世紀頭十年中,則只有兩年高於平均值;在最少掛風球的二零零四年,時數只得 77;二零零七年也只得 86 小數。這分別是半個多世紀以來第二第三個最低值,第一的一九五九年只掛起過風球 36 小時。

妮妲這次吹襲時,正好遇上天文大潮,幸好風從香港東面掠過,吹的是偏西風,比在西面掠過而吹偏東風的威脅小。這讓人想起一九六四年九月一日對香港造成最大破壞的颱風溫黛 。

當天,天文台在 6.15 am 懸掛十號風球後,颱風在大嶼山掠過,給香港創下了至今最高的陣風紀錄 (大老山 284 公里/小時),和最低的氣壓紀錄 (944百帕斯卡),香港全面刮起強勁的東北風。那天的天文大潮正好在11.31 am,面向東北的吐露港於是在十時半左右爆發風暴潮,潮水汹湧高漲,造成嚴重傷亡,造成 183 人死, 388人傷,另108人失蹤。沙田是為重災區。

對比以前香港幾乎年年發生風災,現時的「打風」變得稀鬆平常了,很多人且有心情去海邊賞風,一如賞花。這一方面是因為香港已有了一整套預防措施,風去風來前後的安排有條不紊;另方面也因為颱風來得少了,威力也似乎減弱了。這可能只是香港的感受,菲律賓、台灣等地的經驗可能不同。近年來,全世界在談氣候變化,都說會帶來多大的災難。但老天爺未必定要和人作對,氣候變了,也有好的一面。在指出十年來又創下了多少個高溫紀錄的同時,是否也可以指出創下了多少個好的紀錄,例如打風的日子少了?── 只是,打工仔未必喜歡。

2 則留言:

  1. 專家曾經預測地球會進入小冰河時期。不知何時開始,來個反向的預測。
    科學結論都是客觀的嗎?
    或者問,科學結論不會因為利益而有偏見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的確有偏見,因為科學家也生活在受利益驅動的世界中。你要有研究經費,一定要提出有轟動效應的題目。你提出的小冰河預警就很好的例子,但接着就不流行了,流行的是全球暖化。這遡轉好比時裝潮流。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