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大腸癌篩查,看看排行榜

正當香港衛生當局下個月(二零一六年九月)即將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之際,近月先後獲悉兩位親友罹患這種癌症。這是香港發病率與致命率都排第二位的癌症,男女和兩性合計都一樣。過去,有些癌症的篩查有矯枉過正之嫌,但大腸癌不在此列,而且值得加強推行。香港因而推行有關計劃,並向發命病率較高的長者提供資助。如果你或父母屬於相對高危人群,有必要關注。

從統計圖表可以清楚看到,大腸癌的發病率在 50 歲以上迅速上升,50 歲以上患者佔患者九成以上。可以想見,隨着人口老化,病例、發病率、死亡率都必然上升。

發病率在不同地方大不一樣。普遍而言,發達國家病例佔全球的 53%,發病率遠高於人口多得多的欠發達國家。其中,大洋洲(主要是澳洲和新西蘭)和歐洲位居前列,亞非拉好得多。但以個別國家計算,亞洲的韓國是世界冠軍,愛慕韓風者應當警惕,特別是對韓式飲食習慣。十大高危國家中,在韓國以下,是歐洲的斯洛伐克、匈牙利、丹麥、荷蘭、捷克、挪威,接着是澳洲、新西蘭,第十位又是歐洲的斯洛文尼亞。以下一路到第二十位,除了以色列、新加坡、日本,都是歐洲國家。顯然,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是重要因素,可能還有遺傳問題。

在美國,由於篩查,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15 年來大幅下降,但仍居第三位。在大部分西方國家,發病率高踞不下,甚至略有上升;過去發病率較低的西班牙、東歐和東亞,病例都大增。這未知是不是這些地方的飲食習慣近年益趨西化而吃肉量大增有關。在中國,大腸癌的發病率一向低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但大腸癌近年來也形成巨大的醫療負擔。

大腸癌大部分由大腸內瘜肉發展而成。多數瘜肉不會轉變成癌腫,但某幾類型瘜肉很危險,尤其是腺瘤性瘜肉。據國際癌病研究國際基金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 網頁,95% 大腸癌是腺癌 (adenocarcinomas)。大腸癌篩查之重要在於,大腸腫瘤會在十到十五年內緩慢形成,大多數患者最初不會有症狀;若能及早切除大腸瘜肉,就有助消除隱患,可保十年安心。

在美國,每兩個男性會有一個會在其一生中某個時刻被診斷患上癌症,女性每三個有一個。美國癌病專家 William Li 指出,根據研究,身有癌腫而不自知的人遠比這多得多。他說:「對交通意外死者的解剖發現,40 至 50 歲女性在乳房中發現有微型癌腫的多達四成;50 至 70 歲男性中,前列腺有微型癌腫的約佔一半。我們所有人到了七十幾歲,實際上百分之一百的甲狀腺都有微型癌腫。」

所謂微型癌腫,通常只有圓球筆頭般大,難以檢驗出來。它們在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下,例如不獲供應血液,就難以成長起來,很多會自動消散。有的則會靜待「時機」,是為「休眠癌腫」(dormant cancers),「休眠」期可能是幾年、幾十年。

早些年,美國大張旗鼓地篩查乳癌和前列腺癌,一有發現就「有殺錯無放過」,卻給很多病人和家屬造成重大打擊,社會整體得不償失。兩者如今都收歛了。

大腸癌的篩查卻證實得大於失,各地都在加強篩查。韓國?當然也一樣。
**
舊文重閱:美國向前列腺癌篩查叫停
http://silverylines.blogspot.hk/2011/10/blog-post_1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