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日 星期一

坂本龍一: 從來都是,去做

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去世。早上讀到消息,也讀到一段他的軼事:

坂本龍一不熱衷上網。二零二零年,疫情全世界大流行,很多很多人被困家中,愁苦孤獨。四月,他悄悄上傳了一段100分鐘的視頻《Playing the Piano for the Isolated》(為受隔離者彈琴),給數不盡的苦悶心靈送上一場特別的音樂會,用他最擅長的方式,給無數受傷的心靈送上安慰。

2011年,東京大地震。他到震區避難所,為大家演奏了那首著名的電影配樂《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在昏暗的學校禮堂裡給那些驚魂未定的人們送上慰藉。

文章說:「『音樂可以表達什麼,音樂可以怎樣參與這個世界?』在這些宏大的問題上,坂本龍一不多說什麼。他從來都是,去做。」

剛巧,有朋友早上給我送上一個字:ACTION (行動)。

行動,少說話,多做事,行動比說話實際。

廣東人從來講實效,有不少調侃「得把口」的妙趣熟語,如「講多無謂,行動最實際」,「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講就天花龍鳳,做就雷打不動」,「講多冇用,不如行動」。

孔子有言:「君子納於言而敏於行」。廣東人的文化基因裡有着這古訓的深厚遺傳。

當今世界,往往要巧舌如簧才能贏得大眾支持,因為得到權力的關鍵是贏取選票。即使毫無行政經驗的「素人」,靠把口也能當選。這在西方的選舉制度下形成惡性循環,究竟競選行動與選舉制度兩者誰是始作俑者,已如雞與蛋的問題,糾纏不清。總之,掌大權的「說話的巨人」多見,「行動的矮子」亦多見。這樣上台的人物似乎沒有誰真正關心許下的大話承諾能不能實現,能不能行之久遠,反正幾年過去,任期一完,就事不關已了。

相對之下,誰能長遠規劃、默默耕耘、長期堅持,有組織萬馬千軍的能力,有執行千秋大計的能力,能夠以實際行動說話,誰就必能脫穎而出 ── 一時不能,持久必能。

一些人對這難以理解。不奇怪,如果眼中只有一時一地,一定理解不了。何況,「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有種效應叫做荷塘效應。池塘裡,一片荷葉長出,第二天兩片長出,第三天有四片。若干天之後,四分之一池塘被覆蓋了,再過一天,還有半個池塘未被覆蓋。這時,出現震撼性場景:半個池塘──亦即整個池塘──只消一天就被覆蓋了。最後一天的爆發,讓人瞠目結舌。

這就是持續行動的威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