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4日 星期四

月下維港:瓊樓一片,玉宇千層

「超級月亮」昨夜又出現了,據說比上個月才出現過一次的更「超級」,即更大。

「超級月亮」是一九七九年第一次「出現」的,並不是說這是四十多年前才突然發生的天文現象,而是這是個當年才杜撰的名稱。月亮繞地軌跡呈楕圓形,當走到與地球太陽同一線而處於遠端呈滿月狀時,離地最近,但每次滿月與地球的距離會有異,有時近一些有時遠一些。離地球較近,看起來就大一點。只是從肉眼看來,其實沒有多大差別。你若是一年沒幾次「舉頭望明月」,就更難看出變化來。

每次「超級月亮」,都受到媒體吹捧。受此鼓動,人人都愛拍攝各自的「超級月亮」,「天涯共此時」。

至於月亮是不是更明亮了,主要取決於當時當地的能見度。空氣乾淨,大氣透明度高,月亮自然明亮。香港這時,都吹西南風,南海潔淨的海風源源不斷灌到維港兩岸。天文台顯示,昨夜各個觀測站的能見度都處於或接近最高的 50 公里水平。「超級月亮」於是又大又明亮,兩岸燈光更晶瑩剔透。

昨晚臨睡前就想到,維港天亮前必有美景。早上四時半左右起來,「玉兔西沉」,運行軌跡較偏南的月亮,快接近港島的天際線了。夜空中,雲量恰可,有如飄絮的,有如陣嶽的,都在皎潔月色下裝點着天幕。

自古以來,月亮引起人們無窮盡的遐想,激發了種種奇炒創作,從文字、圖畫到音樂等等。近日樂隊正排練彭修文改編的合奏曲《月兒高》。樂曲從琵琶獨奏曲改編而來,而表現力比原曲更豐富,內涵、韻味更耐人咀嚼。

彭修文是一位飽受中國民間音樂藝術滋養的音樂家,熟知中國樂器的性能和精神,並在這基礎上吸收了西洋音樂的合奏編寫和指揮技巧,成為中國音樂當之無愧的大師。不妨說,他單凭一曲《月兒高》已可不朽。

《月兒高》一般歸於古曲,最早見於明代嘉靖年間的琵琶譜手抄本《高和江東》;清嘉慶年間蒙族文人榮齋所編的《絃索備考》(一八一四年)亦有收錄。這時,樂曲分段標題與月亮毫無關係,如:散起、桂枝香、解三醒、玉胞肚、金絡索、畫眉序、紅繡鞋、散收。

 一八一八年,琵琶演奏家華秋萍把它編入自己的《華氏琵琶譜》中成為《月兒高》,樂曲出現小標題如:海島冰輪、江樓望月,海嶠躊躇、銀蟾吐彩、莧露滿天,素娥旖旎、浩魄當空、瓊樓一片、銀河橫渡、玉宇千層、蟾光炯炯、玉兔西沉。

彭修文的《月兒高》有所壓縮,將原來的十二段縮為起承轉合的九段

起:1.海島冰輪、2.江樓望月、3.海嶠躊躇

承:4.銀蟾吐彩、5.秋露滿天、6.素娥旖旎

轉:7.皓魄當空、8.銀河橫渡

合:9.玉宇千層

賞月,賞的豈只是月? 還得有適當景色、環境配合。日前聽到本港著名建築師兼水墨畫家馮永基在電台訪問中說,經多年改造後的維港海濱,絕對是世界級的。其實,維港的景色,無論日與夜都是世界級的,有現代繁華,有山水之美,有妙曼的天際線,有燦爛的夜景。至於維港夜半月色下洗盡鉛華的美態,所知者大概不多。如宋人邵雍《清夜吟》所寫:「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一般情意味,料得少人知。」

今晨拍攝的月下維港照片,可借用《月兒高》的小標題作標題:瓊樓一片,玉宇千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