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流感:稀鬆平常又死得人多

朋友傳來一段「出口轉內銷」的香港新聞:315 人死亡,香港流感疫情已超 SARS。這標題使人心中一懍。

這是統計顯示的事實,在二零零三年風聲鶴唳的「沙士」一役中,香港死了299 人。香港當時人皆口罩蒙面,氣氛極度恐怖。而今天,香港市面渾若無事,只是偶爾見到有人戴上口罩。經過「沙士」的教訓,從社會到個人的衛生意識都提高了,對戴口罩已見怪不怪。這似乎更多是出於公德心,個人受到感染,出門、上班常會戴上口罩,以免傳播病菌病毒。

人的恐懼心,常常是由莫名的威脅而來。當年對後來稱作「沙士」的致命傳染病一無所知,恐怖一下子如閃電傳播,儘管理性分析告訴你,它對整個城市的威脅其實不比其他一些疾病凶險。比如,流行性感冒常年也可以一年奪去更多人命。從另一角度去看,也可以說人們對流感太掉以輕心了。原因是流感太稀鬆平常,誰都感染過,不當一回事。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世界致死的三大成因,一是缺血性心臟病 (Ischaemic heart disease),二是腦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三是下呼吸道感染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在二零一五年,心臟病和中風奪去一千五百多萬人的性命,兩者自一九九零年以來一直高踞榜首。下呼吸道疾病是最致命的傳染病,同年造成三百二十萬人死亡,其中有多少是直接或間接由感冒引起則沒有詳細統計。

感冒據說最初由豬只傳染到人類,人類馴養豬有數千年歷史,對感冒早就習以為常。美洲沒有大型動物,沒有馴養的動物,當地土著對感冒也就沒有抵抗力,歐洲殖民者一旦入侵,最強大的武器是他們從歐洲帶來的不同病毒,包括感冒病毒。死於歐洲文明社會傳染病的美洲土著,比死於文明社會槍炮的多得多。

流感病毒可以不斷變異,對人類始終有巨大威脅。不過在已研製出一系列藥物之下,人類已不如當年美洲的印弟安人那樣軟弱可欺。自信卻使感冒這種傳染病的統計不認真。

以美國為例,一年究竟有多少人死於流感,難有準確數字。美國疾控中心 (CDC) 只能「估計」,例如從二零一零到二零一四年,與流感相關的年死亡數字,最低者一萬二千人,最高者五萬六千人。之所以要靠「估」是因為,第一,各州不必呈報成年人的季節性流感病案或死亡數字;第二,死於季節性流感併發症者很少會列為死於流感;第三,很多病人感染流感一兩星期後,才發生併發症,或激發其他慢性病如心血管病,以致死亡。

很多病人根本沒有接受過流感病毒測試,這樣的測試要在病發之初進行才較準確。於是死亡證上鮮有寫明是死於感冒的,寫的會是呼吸道或 (血液) 循環病等可能是感冒引起的併發症。

香港和其他地方的情況差不多。你去看醫生,他認為你患的是感冒,但很少會為你做測試。當前的感冒死亡人數也就未必準確,很可能低估了,即實際情況可能比這更嚴重。

現代人都相信數字,因為這代表「科學」,但要提仿對數字的迷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