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同一首歌,各人別有懷抱

一位朋友在 fb 上分享了我一輯照片,一查看才知道,這是一年前在穿越台灣時拍攝的「閑花野草」照片。如果不是看到,已忘記這些影象。逐張照片打開,從花花草草的特寫中,卻立即能感受到各個畫面之外的環境、氣氛。每幀照片好像一扇一扇記憶的大門,推門進入,有不同的往日境界。

照片的功能很神奇。新聞學有道「照片一幀勝千言」,強調出色新聞照片的威力勝於文字。二零一六年快完成自己的使命,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在盤點過去一年的新聞大事,不約而同地利用照片喚起人們的記憶。英國《衛報》配合這舉措,刊登了題為 Why pictures trigger buried memories faster than words (為什麼照片喚醒記憶快過文字) 的短文,作者是倫敦英皇學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科學畫廊的負責人 Daniel Glaser 博士。

作者說,大腦神經學家多年來一直知道,人腦對畫面有特殊的編碼能力。早在五十年前,研究人員就試驗過,向接受測試者展示一萬幀照片,過幾天又展示一千幀,其中有一半展示過,一半第一次展示。接受測試者都能一眼就分辨出哪些是看過的。這可能由於人的大腦特別善於儲存畫面的「精粹」,而存儲與提取都是不自覺的。要你記起某個時刻見過的畫面可能有困難,但只要把當時的不同畫面展示出來,你便可輕易辨別出哪些是你見過的。

這並非人獨具的能力,鴿子對影象的記憶能力更強,它們靠這來導航、覓食、生存,但人從中還得到樂趣,得到情感的撫慰。

音樂亦有同樣的功能。照片的畫面是具象的,音樂看不到,抓不住,但它對於喚醒沉睡的記憶,有更大的威力。音樂有虛擬的一面,只通過對空氣的振動發生和傳導,亦有形象的一面,可以在音樂發生時在人的腦海中形成畫面,或者與音樂現場演奏、演唱的畫面結合成記憶。如果是歌曲的話,歌詞 (文字) 又形成不同的記憶和聯想。音樂記憶因此是一個綜合體,不僅是聽覺的感官記憶,而且是情感、氛圍的混合,是感性、理性的混合,當中有個人之情、群體之情,群體可小至家庭、社團,大至社會、國家、世界。

可以說,音樂記憶要調動的層面更大,從生理上到心理上都一樣。所謂心理,包括對個人感情,對時人時事,對人文情懷,對家國歷史的感受和認識。這都因人而異,也因地而異。「詩無達詁」,歌曲、音樂更無達詁。於是,《綠島小夜曲》既是作者的愛情歌曲,是台灣一些人的政治歌,也是香港人改編成的江湖歌。於是,《我的祖國》中的「一條大河」、「風吹稻花」可以讓不少人心潮激蕩,而龍應台看來則「大河就是大河,浪花就是浪花」,波瀾不興。

各人別有懷抱,「同一首歌」豈是「同一首歌」? 眼前的現實是,有人不知道《綠島小夜曲》,亦有人從未聽過《我的祖國》。

1 則留言:

  1. 你有一顆善良的心,龍應台的卻不一定。
    向壞處想,是在為害人間。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