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學金到倫敦進修的友人,讀了《給西方的詩》,頗有感慨,昨日發來「綺味」(email)說,「像是以極速檢視了讀中國近代所遇到的苦澀」;又說:「人在異鄉,中國人身份特別強烈」,因而有這樣的疑問:「中國在外交上常像處於下風,不知道是否一直『韜光養晦,絶不當頭』有關 ? 但我相信,世界趨勢會慢慢改變過來,現階段則不希望見到盲目的民族主義。」
匆匆地,我敲打了以下回郵:
我相信,大部分中國人都會有你這樣的感覺,包括我。中國目前的處境,確實有困難的地方,但從較大的視覺來看,正在改善之中,對比二三十年前,已經好了很多,主要是國家的實力地位不同了。吊詭的是,很多不公平正是衝著中國的國情好轉而來,這相信是很多人預計不到的。
這不是中國本身的問題,而主要是外面世界對中國崛起的憂慮問題,還有是西方對中國的不了解、以至誤解問題。在彼此的了解方面,我一直認為是很不平衡的,中國人很努力去了解外國──甚至帶著崇拜地,但西方這樣做的人很少。近年中國成了大市場,情況有一些改變,但仍然不成比例。中國最近的強烈反應,正是很多中國人被這認知失衡的事實搞得措手不及所致。老實說,我也有點措手不及。雖然我對此並不無知,但必須承認,我想不到西方傳媒會無知以至無恥至此。
對於中國的國情,的確不易深入了解。中國是個很大的國家,每一個省從面積到人口,其實就相當於歐洲一個大國。如果要了解整個歐洲不易,要了解中國同樣不易。而如果我們作為中國人也不易了解中國國情,要求西方了解中國國情就更加不易了。從這個角度來看,西方的一些叫囂,又似乎有值得「原諒」之處。事實上,在早一階段的熱鬧過後,西方報章上也有一些冷靜的反思了。《國際先驅論壇報》上China's Competing Nationalism(中國對抗性的民族主義)一文可以一讀http://www.iht.com/articles/2008/05/05/opinion/edshambaugh.php 。
我覺得,「韜光養誨,絕不當頭」或「韜光養誨,有所作為」,還是有必要的。據說,溫家寶說這政策「要管一百年」。只有這樣,才可以逐步贏得其他國家的信任。一個很好的例子,是東南亞國家以前對中國很不信任,但近年已很少聽到不信任的言論了,因為中國證明了中國的發展不必以犧牲東南亞國家的利益為代價,而是可以共贏的。
但要西方也相信這一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主要原因,是它們從自己的經驗認定,一個大國的崛起必然侵略性的,看看歐美的歷史:葡、西、英、法、德、美莫不如是,以西方為師的日本也一樣。它們怎能輕易相信中國會不同?他們一定想到成吉斯汗,但不知道成吉斯汗是另一種文化的產物,不是源自中華文明。
當前的磨擦(我不說是衝突),不能不說是兩種文明之間的磨擦,大家看問題的方法有時真的是南轅北轍。如果彼此心平氣和的話,可以從這些差異中得到很多啟發,但如果不能嘗試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就會火爆起來了。
對比起早些年,中國的「盲目民族主義」已有所收斂了。有時,讓這些情緒發洩一下,未嘗沒有好處,有點安全閥的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