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從假蛋假米到戰爭之憂

昨天與朋友飲茶,點了炒飯,十多人絲毫沒有受近日擾攘香港的「假米」鬧劇影響。聊起這無稽事件,一位從商的朋友說,一個飲食集團怎麼會做這樣的事拿自己的龐大投資開玩笑?的確,只要動動腦筋,就不會上當,更不會跟着別人的指揮棒起哄。

有意製造公眾恐慌的惡作劇、假消息不斷傳播,已在各地引起關注。值得擔心的不僅是造成社會混亂而已。

印度也受到「假蛋」、「假米」、「假瓜」(注入染料的西瓜)等等假新聞困擾。《印度日報》(The Hindu) 去年 (二零一六年) 十月十七日就此發表評論,指出罪魁禍首是網上的社交媒體,評論的題目是 Social media left with egg on its face (社交媒體臉上被扔上〔雞〕蛋)。題目中的 face 讓人想到 fb。

評論劈頭就說,若不是社交媒體,「中國雞蛋」事件不會鬧到如今之猖獗。「不幸的是,所有這些報道都擴展到電子媒體、以至部分印刷媒體去,幾乎讓人們以為首先在社交媒體上見到的恐慌真有其事。」然而當惡作劇被拆穿了,這些社交媒體和主流媒體卻都沒有用同樣的版面去澄清。

印度 Kerala 農業大學殺蟲劑實驗室主任 Thomas Biju Mathew 教授就「假蛋」等做過一系列化驗。評論引述他的話說:「一般人會被這些短片和新聞誤導。社交媒體如今已成為一種疾病,而不是在充實我們的生活。」他說,政府應當立法規管網絡,因為製造恐慌和混亂是罪行。

在台灣,假新聞亦為禍廣泛,網上除了有大量「假米」、「假蛋」「入侵」台灣的驚呼,以及台灣有人在「製造」而非種植稻米的短片,還有各種針對名人、黨派、政府以至台海對岸的假消息。假新聞在台灣引起的擔憂已不限於人的健康,而是戰爭。《中國時報》日前 (一月十日) 因此發表了題為〈當心假新聞引爆台海戰爭〉的社論。

在台灣,以假新聞影響選舉早已不是新聞。社論指出,如今人人都可以記者自居發布新聞,網上形形色色充斥着未經專業把關的訊息,許多有特定目的的假新聞在社群媒體流竄,不但可能傷害公眾人物形象、影響民主選舉結果,還會造成社會不信任與對立,更可能造成戰爭。一個例子是,巴基斯坦國防部長日前看到一則假新聞,誤以為以色列有意使用核子武器報復巴國對伊斯蘭國的支援,這差點引起以巴核子戰爭。

台灣傳媒最近還流傳: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有「必要時應實行武力統一」的報告;又有台灣匿名將領聲稱可以一舉「殲滅敵軍」「遼寧號」航母艦隊。這都是假新聞,台灣「國防部」急忙發表了澄清聲明。

假消息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美國最近的大選。今天 (一月十五日) 的《華盛頓郵報》上一篇評論引用了莎士比亞的「發生了的事情不過是未來的序幕」警告,特朗普會帶來「地獄般的」謊言和歪曲的事實。

電子科技普及了,「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
參閱:
《中國時報》: 當心假新聞引爆台海戰爭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110006139-262101

4 則留言:

  1. 這不是電子科技的錯。是"言論自由"的錯,是"新聞自由"的錯。是人們把一些概念絕對化,神聖化的錯,核心價值化的錯。

    回覆刪除
  2. 假米,假蛋,低級的假新聞,已可以欺騙一大批的人。政治的,經濟的,和社會的假新聞,偽議題和錯誤的結論呢?

    回覆刪除
  3. 主流媒體就不會做假和誤導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以前被騙了都沒途徑知到真相而已,就像保守地方女性被侵犯了就隱瞞或是是男方娶了就當沒事發生過一樣,那像發達地方會去報警讓人知道這事存在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