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為人父母:像木匠?像園丁?

一位朋友最近去上了一個課程:如何當祖父母。上網了解一下,原來類似的輔導課程和資料頗不少,包括政府的「為祖父母而設的幼兒照顧訓練課程試驗計劃」。這反映出,對兒童的照顧越來越「專業化」,有理論、有導師。要造個蛋糕、菜式什麼的,受過培訓,可以弄出一個似模似樣的成品。學學怎樣當祖父母,寄望的是湊出個乖孫。

這是「如何為人父母」、「培育子女之道」即英語 parenting 的進化版。現在,香港的月嫂已「專業化」,雖然沒有要「持證上崗」的法例,但對講究「專業化」的準年輕父母來說,要請陪月,一定要請有證書的。當父母或祖父母不必證書,而人們已自動自覺地為此「進修」,或報讀課程,或閱覽專家的論著。到書店可以看到,這方面的書籍汗牛充棟。到美國「亞馬遜」購書網,打進 parenting 搜尋,可以找到圖書六萬多種。於是,政府為「強化家庭連繫及跨代關係」,也讓香港的祖父母進修了。

可是,「如何為人父母」、「培育子女之道」的理論是不是過分吹噓了?就是說,按照這些理論去做,是不是真的可以培育出「成功」的子女?成功率有多大?而「成功」又該如何界定?仔細想一想,有很多疑問。

到美國「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 網打進 parenting,可以搜尋到不少文章,包括提出質疑的、例如 A Nation of Wimps (懦弱者之國) 這樣的文章。作者指出父母對「為人父母之道」各種「科學理論」過分篤信,反為讓子女失去獨立性。《華爾街日報》日前刊登了 A Manifesto Against ‘Parenting’ (反對 Parenting 宣言),更加旗幟鮮明地反對那種設定目標的培育子女方式和態度。文章作者 Alison Gopnik 是加州柏克萊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上月剛出版了 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What the New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Tells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園丁與木匠:從兒童成長新科學看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文章是新書的摘編。

書名中的「園丁」與「木匠」代表着兩種養育子女的態度。木匠是按照自己的設想、圖紙一步一步去製造出桌椅的,產品是計劃的產物。園丁的辛勞巨大,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只為創造安全且養分充足的環境,讓植物茁壯成長,可是植物不會按計劃長大,發展有喜有驚,有些原因難以抗拒。養育子女就像打理花園,父母是子女的園丁。

「一個好的花園,如同任何一個好的生態系統,是充滿活力、不斷變化和富有彈性的。想想在打造一個花園時我們要做些什麼?一個花園的昌盛源自其中植物的錯落有致:不同草木和花卉隨着季節變化,輪流枯榮,我們無法保證某一株植物長得最高、最美或經久不衰。好的園丁所做的,是保證土壤肥沃來供給這整個生態系統所需,其中的植物高矮不同,形態各異,各自的弱點也不盡相同。」

這其實是天之道,是天地萬物在自然環境中多元共榮之道。現代父母卻在不知不覺中把讀書和工作的模式用於養育子女,相信在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幫助下,可以一手塑造孩子的前途。

Gopnik 批評中產階級父母往往執迷於一些細枝末節的「育兒」問題。比如,我們應該跟孩子同床睡,還是讓他們在小床上哭個夠?推嬰兒車時,孩的臉該朝着行進的方向還是朝向父母?孩子的作業量應該是多少?孩子每天玩幾小時電腦最合適?她指出: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對這對孩子成年後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中國的虎媽虎爸望子成龍,美國父母亦一樣,只是方式不同。曾當美國財長的薩默斯二零零一年當上哈佛大學校長後曾公開批評指出,大學的畢業生有 94 % 拿到榮譽學位是不可思議的。這其實是學校在家長壓力下的產物。

昨天一文提到的聰仔一定沒有受父母過分呵護而事事要徵求父母意見的煩惱,但在成長過程中一樣有各種問題,最後「成功」與否,誰都不知道。

1 則留言:

  1. 懂得為人,才會是合格的父母。
    不是木匠,也遠不只是園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