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年的節慶從橫跨新舊兩年的「過年」開始,是為一年中最長、最隆重的節慶。以前農村從舊年臘月廿三、廿四謝灶起就開始過年,一直過到新年元月十五的元宵節,歷時二十多天。很快,二月初二就有「龍抬頭」,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民間傳統節日。到三月初三有上巳節,這曾經是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慶。王羲之著名的《蘭亭集序》記敘和書寫的就是慶祝上巳節的情景。上巳節後來在漢族地區淡出了,但在苗瑤壯侗等少數民族地區成為熱鬧得多的「三月三」。接着有源自春祭禮俗的清明節。到春夏之交大忙過後的五月,有避瘟疫、悼先賢的端午節;七月有追求美好生活和愛情的乞巧節;八月有但願人長久、人月共團圓的中秋節;九月有登高賞菊思遠的重陽節。到了冬至,南去的太陽向北回歸,對中國農業社會來說意義非凡,因而有「冬至大過年」之說。儘管並沒有冬至節,人們一樣慶祝。
這些節慶都源遠流長,幾千年薪傳不息,反映了中國農耕文明影響深遠,傳統牢固。
中國農耕文明的形成,建基於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政治經營。亞歐之間的戈璧荒漠,長期隔斷了中華文明與西方兩河文明、埃及文明的接觸。西南喜馬拉雅山胍又形成與印度文明的天然屏障。東南方則是茫茫無際的太平洋。中華文明因此擁有相對獨立成長的環境,成為唯一歷久不衰的古文明與此有闗。
而在華夏大地上,大致從東北黑河到西南騰沖的400毫米降水線,數千年來把中國劃分成兩半,一高一低,一乾一濕,形成一遊牧一農耕兩大經濟發展模式。農耕民族總抵禦不了遊牧民族的慓悍,但定居者以靜制動,一次一次把遊居者同化掉。這除了文明進步之功,也有賴歷代不斷興建和鞏固的長城的保護。由此成長起來的農耕中華文明擁有與其他文明不一樣的特點:避虛務實,重倫理親情,安土重遷,崇尚陰陽融合的中庸,相信天道循環,推崇民本主義,擁護中央權威,憧憬天下大同。
對比之下,可見中國節慶有深遠的農耕文明背景,西方節慶處處是基督教文化烙印。
弔詭的是,中國正在完成現代工業化,意味着向幾千年農耕社會告別;同時,基督教在西方衰落,歐洲到處可見廢棄的教堂,尤其是在最早工業化的英國。
中西節慶都日趨世俗化、商業化,往後還會怎麼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