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中西節慶都面對大變局

相對於西方節慶,中國節慶最大的不同是與宗教無關,都由曆法中的節氣演化出來,與農事密切相關。中國的傳統曆法叫農曆,可以指示農事依天氣循環的節奏進行。農曆又稱夏曆,歷史可以追溯到約三千六百年至四千年前的夏朝。經過幾千年的循環運轉,所有節慶都在中華廣袤大地的不同地方與當地風土民情結合,成為形式豐富多彩的民間風俗。

中國一年的節慶從橫跨新舊兩年的「過年」開始,是為一年中最長、最隆重的節慶。以前農村從舊年臘月廿三、廿四謝灶起就開始過年,一直過到新年元月十五的元宵節,歷時二十多天。很快,二月初二就有「龍抬頭」,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民間傳統節日。到三月初三有上巳節,這曾經是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慶。王羲之著名的《蘭亭集序》記敘和書寫的就是慶祝上巳節的情景。上巳節後來在漢族地區淡出了,但在苗瑤壯侗等少數民族地區成為熱鬧得多的「三月三」。接着有源自春祭禮俗的清明節。到春夏之交大忙過後的五月,有避瘟疫、悼先賢的端午節;七月有追求美好生活和愛情的乞巧節;八月有但願人長久、人月共團圓的中秋節;九月有登高賞菊思遠的重陽節。到了冬至,南去的太陽向北回歸,對中國農業社會來說意義非凡,因而有「冬至大過年」之說。儘管並沒有冬至節,人們一樣慶祝。

這些節慶都源遠流長,幾千年薪傳不息,反映了中國農耕文明影響深遠,傳統牢固。

中國農耕文明的形成,建基於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政治經營。亞歐之間的戈璧荒漠,長期隔斷了中華文明與西方兩河文明、埃及文明的接觸。西南喜馬拉雅山胍又形成與印度文明的天然屏障。東南方則是茫茫無際的太平洋。中華文明因此擁有相對獨立成長的環境,成為唯一歷久不衰的古文明與此有闗。

而在華夏大地上,大致從東北黑河到西南騰沖的400毫米降水線,數千年來把中國劃分成兩半,一高一低,一乾一濕,形成一遊牧一農耕兩大經濟發展模式。農耕民族總抵禦不了遊牧民族的慓悍,但定居者以靜制動,一次一次把遊居者同化掉。這除了文明進步之功,也有賴歷代不斷興建和鞏固的長城的保護。由此成長起來的農耕中華文明擁有與其他文明不一樣的特點:避虛務實,重倫理親情,安土重遷,崇尚陰陽融合的中庸,相信天道循環,推崇民本主義,擁護中央權威,憧憬天下大同。

對比之下,可見中國節慶有深遠的農耕文明背景,西方節慶處處是基督教文化烙印。

弔詭的是,中國正在完成現代工業化,意味着向幾千年農耕社會告別;同時,基督教在西方衰落,歐洲到處可見廢棄的教堂,尤其是在最早工業化的英國。

中西節慶都日趨世俗化、商業化,往後還會怎麼發展?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西方節慶都有宗教烙印

香港又進入中西節慶旺季,節慶一個接一個。中西節慶差異很大。西方節慶都帶宗教色彩;中國節慶則富農耕文化的民俗性。

年底的西方節慶特別密集。首先是10月11月之交的萬聖節。基督教會歷史上聖徒眾多,難以一一紀念。羅馬教宗格里高利三世(690—741年)早就為此在羅馬聖伯多祿大殿設立一個小堂,以共同紀念,並把紀念日期定為每年的11月1日。這天恰恰是不少高緯度地區視為冬天開始的日子,10月31日則是夏天最後的一天,也是慶祝豐收的日子。一些地方和種族還相信亡靈鬼怪會在這兩天之間的夜裡到人間竄蕩,不列顛凱爾特人、愛爾蘭人、蘇格蘭人都有在這夜驅鬼的傳統。美洲印地安人也在這一夜祭祀祖先。在北美洲各地來自歐洲的殖民者、教徒與原住民共同把這發展成為基督教萬聖節,保留着扮鬼扮怪的特色和南瓜作為慶祝豐收的標誌,而取代了異教徒的萬鬼節。11月底的感恩節則是殖民者和教徒到了北美,在原住民幫助下學會狩獵、種植玉米、南瓜後,去感謝上帝過去一年蒐贈和豐收的節日。

兩個節日之後是耶穌降生紀念日聖誕節。《聖經》並沒有這日子的記載。基督教各教派後來根據各自的曆法推算的不同耶穌生日都在12月底到1月初,都在北方最寒冷的時候,大部分基督徒接受的是12月25日。但據耶穌降生之夜牧羊人在戶外看守羊群的記載,這日子不應冰天雪地,而應在9月至10月之間。

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之時(公元三百餘年),12月25日其實是帝國內盛行的密特拉教(Mithraism)主神密特拉的生日,他是波斯的太陽神(即光明之神)。這天又是羅馬曆書的冬至節(如今的冬至定在12月21或22日),是寄託着春天希望的日子。羅馬帝國定基督教為國教後,為取締這個時人崇拜太陽神而普遍慶祝的「異教徒節日」,索性把這一天定為耶穌降生日。

接着是公曆新年。這個今天普世同歡日子的基督教色彩更濃烈。

眾所周知,公曆或西歷是根據羅馬教宗推定的耶穌出生之年為元年起計算的,2025年表示耶穌出生於2025年前。傳統上,公元之前的年份後會加BC以代表Before Christ,基督教用語是「主前」;公元之後的年份會加上拉丁文Anno Domini的縮寫AD,以示「主後」。這兩個寫法如今正逐漸淘汰。公曆,現在英文是Common Era,簡稱CE。之前,這簡稱其實代表Christian Era,基督紀年。為了淡化宗教色彩,CE已改為是Common Era的縮寫。公元前也因應改為BCE,即Before the Common Era。

這樣的改稱還有個好處,就是掩飾了「主前」「主後」的訛誤。耶穌出生年份,即耶穌元年的推斷,是羅馬教會在西元532年根據一名信徒的推算定出的,依據不充分。現代學者對有關年份至今爭論不休,一般認為耶穌應在西元前4年至前6年之間出生。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香港公務員也要馬斯克來開刀?

行事不依常理的特朗普還有兩個多月才正式人主白宮,但已在人事任命上弄得全世界嘩然。世界首富馬斯克即將出任新開設的政府效率部聯合部長,據說要把聯邦政府預算削減近三分之一(從6.75萬億削減2萬億),裁掉幾百萬聯邦政府人員,把77%政府官員炒魷魚。

香港有人為之叫好,認為香港也須效法,大量裁減辦事效率不彰的公務員云,為的是香港公務員「效率低、開支高、浪費多,庸才更多」,可以同美國的比爛。

香港與美國相比,其實不同一個數量級。美國人口3.35億(2023年),香港只有750萬,儘管這已多過美國不少州的人口。美國多個州的人口一百萬都不到,例如懷俄明州只有不到58萬(2020年),比香港沙田區的69萬還少。

美國有多少公務員? 據Statistat 網,美國2023年有聯邦僱員(文職)約 287 萬人,另外加上各州和地方政府僱員1958萬人,合起來是2 245萬人,佔美國3.35億人口的6.7%。

香港在2024年3月的公務員人數是173 112人,佔750萬人口的2.3%,只及美國的約三分之一。

照美國的公務員辦事效率推算,香港得僱用502 500名公務員。那就用不着找來馬斯克,香港自有牛斯克、羊斯克大刀闊斧裁減公務員!

至於中國大陸,據2016年第一次發布的《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有公務員716.7萬,僅約佔14億人口的0.5%,比例相對於美國非常低,也比香港低得多。這可以部分解釋為何內地大學畢業生近年投考公務員要「爭崩頭」。

很多事情須要橫向比較,但拿美國公務員與香港的比,標竿不對吧? ── 儘管誰都可以在香港公務員中挑出大量毛病和不足。

2024年11月7日 星期四

「鯰魚」「川建國同志」回來了

特朗普又來了,又引起世界轟動,特別是在歐洲,反倒是曾被他搞到「雞犬不寧」的中國,對之泰然,心態平衡。有過八年前的經驗,中國知道,這傢伙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說不定,他還有助攻的積極效應,就如鯰魚對沙丁魚有激活效應。

瑞典漁民出海捕撈沙丁魚後,會在魚箱中放進事前準備好的鯰魚,這侵略性的異類,能把沙丁魚都激活起來。否則,漁船回到碼頭,沙丁魚都奄奄一息。人力資源管理從中學到,當一個機構達到較穩定狀態後,積極性下降,就要尋求鯰魚式人物、事物,以激活人員,振作士氣。

鯰魚可以是內部刻意安排的,也可以是外來的。例如引入新人,引進新工藝、設備、理念,給因循守舊的舊人事造成壓力,帶來革新。外部挑戰也可以成為鯰魚,把「危」化為「機」。

軍事演練,也會引入鯰魚,就是安排紅籃兩軍對疊,通過「敵對的」藍軍來發現紅軍的破綻、弱點,以提升戰鬥力。

可能任正非出身於軍旅,華為據說也有「紅藍對陣」文化,內部分紅軍部與藍軍部。藍軍部的存在是為了「打擊」紅軍,找尋紅軍的不足。員工要升到領導層職位,須經過藍軍的歷煉。任正非曾說:「紅軍的司令如果沒有藍軍經歷,也不要再提拔了。你都不知道如何打敗華為,說明你已到天花板。」

任正非曾極力反對發展手機,明言誰再說要生產手機,炒誰的魷魚。可是藍軍經調查意識到,手機將越來越重要,並成功力阻華為出售終端業務。若非藍軍的鯰魚「作反」,不會有今天華為手機的輝煌。

當然,華為也因此招來美國的忌恨,並招來特朗普一上台即發起的「舉國」猛烈攻擊。華為未因此而潰敗,反而因此更上層樓,「備胎」紛紛轉正,戰績彪炳,成為中國的驕傲。不過任正非最近說,華為仍要為生存而戰。這是千山過後,再向前路萬山發出的不屈豪言,時刻準備迎接新的「鯰魚」到來。

人都有惰性,特別是在取得一定成績之後,要一鼓作氣、持續保持危機意識,持續把弦繃得緊緊的,很難。適時抓來鯰魚,那怕讓它搗搗亂,有必要。其實很多時候是樹欲靜而風不息,總有人看你不順眼,要給你添亂。對要崛起的中國而言,這也是勢所必然。「雖有智慧,不如乘勢」,借勢而為,順水推舟,最好不過。但這要有極高明的舵手。

回過頭去看,新中國正是這樣走過來的,不斷借敵對勢力的助攻走上一個又一個台階。最近幾年,內外形勢都險象環生,可正是這樣的憂患催生一個接一個新成就,例如中國外貿的新三樣:光伏設備、新能源車、鋰電池。這不光有利於中國,還有益於世界。全球氣候峰會COP29即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峰會必將彰顯這新三樣給全球減排作出的、讓人意想不到的貢獻。

不依章法行事的特朗普會出什麼新招,誰也料不到。中國人善打太極,懂借力打力,讓他再「助攻」好了。俄羅斯在美西方極限制裁下,經濟生產反而提升了,看來也學了點太極功夫。倒是西歐惶惶然。「做美國的敵人很危險,而做美國的盟友可能是致命的。」基辛格這名言又要應驗了?

一些內地網民愛稱特朗普為「川建國」,稱之為「同志」,還說要授他勳章,以表彰他對「讓中國再次偉大」的貢獻。這雖屬調侃,但說明了一些重要事實。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

舞劇《醒.獅》終到港公演

很久沒有觀看內地藝團的演出了。今天總算欣賞了廣州市歌舞劇院的《醒.獅》。

幾年前香港遍地烽煙,一些內地藝團來港的演出被逼臨時取消。之後又發生疫情,連本港藝團的演出都沒法上演了。如今,舞台重新熱鬧。到港演出的內地藝團常挾譽而來,公開售票不久即一票難求,例如是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劇《咏春》等。

《醒.獅》早在二零一八年就取得全國唯一的舞蹈藝術專業獎項「荷花獎」,之後全國巡演。印象中,劇團曾安排好來港演出,後來取消了。恐防記憶有誤,上網搜尋,劇團果然曾訂於二零一九年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在沙田大會堂演出,到演出前一個月宣布演出取消了。當時,疫情未爆發,但香港局勢仍波詭雲譎。今天下午終於看到這個舞劇,演出地點仍然是沙田大會堂。我以為又要錯過了,幸好朋友給買了票。

對於廣東人來說,這舞劇的名稱就很能挑動鄉土情懷。自古,中土從未得見的獅子被稱作瑞獅。廣東人忌諱「睡」字,於是把這每逢喜慶日子舞動的獅子稱作「醒」獅。《醒·獅》總導演史前就劇名釋義稱,「醒」代表民族覺醒,「獅」代表文化傳承,兩字之間的區隔符號,代表現代人對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弘揚。這解釋拿到廣東以外演出可能有用,我則以為兩字中間「多此一點」。

醒獅是全劇的真正主角,它的形象和精神貫穿全劇。觀眾甫進場,已神懾於前台巨形紗幕黑地的獅頭和桔紅的「醒獅」二字。及至劇終全體演員謝幕,最後謝幕的兩位男主角,把一個獅頭隆重地安置到舞台中央以橋凳架起的高台上,讓醒獅高高在上與兩場男主一起作大軸謝幕。觀眾對之一再報以歡呼聲、掌聲。

舞劇從舞蹈、音樂、道具、燈光、多媒體布景投影等都有不少別出心思的安排。序幕交代阿醒身世時,昏暗的舞台穹頂懸的一大塊紅綢隨着音樂一下重音如降傘落下,正好蓋在下面的獅頭上,給即將展開的舞劇情節一個沉重的暗示。

接着的第一幕展現了非常生動的廣州舊日風情畫,讓人穿梭街頭巷尾,還提供了茶樓內的無人機視角,俯瞰茶樓內不同方桌茶客推杯換盞的眾生相,「影像」很新穎。這場的音樂最有特色,廣東音樂色彩豐富,琵琶有突出的發揮。伴奏中還有難得一聽的女聲演唱木魚書。

伴奏音樂採用了大量中樂打擊樂器,以大段大段配合舞蹈中大量借用的拳術和舞獅動作,包括咏春等南拳功夫。這配合大大增加了舞蹈的觀賞性。廣東醒獅的特色,是功夫、舞蹈、音樂的結合──音樂主要是鑼鼓節奏。一聽到舞獅的鑼鼓,廣東人就知道醒獅來了。很可惜,舞劇竟然沒有好好利用這最有特色的音樂素材,直到尾聲才讓主角單獨出場敲起一通獅鼓來,真的獨奏,沒鑼沒鈸,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迎合香港觀眾的加戲。即使這樣,也贏得觀眾歡呼鼓掌。為什麼不把這安排到劇本情節中去? 

約十年前,廣東歌舞劇院演出過題材與風格相似的《沙灣往事》,演的是廣東音樂名家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一門三傑的故事。予人的感覺也是「捉到鹿唔識脫角」,沒有充分發揮《賽龍奪錦》等名曲的剩餘價值。劇中音樂最讓人難忘的是《雨打芭蕉》,音樂與舞蹈都完整而獨立成篇。

琵琶在全劇的開頭表突出,到女主犧牲時,我期待琵琶會首尾呼應的重現,卻是失望了。

另一不斷「演出」的是橋凳,即廣東舊日常見的長板凳。它在劇中的作用變化多端,可用來打功夫,可用來搭起高不同的舞獅、跳舞平台,可讓男主女主借來談情,可變作圍牆......,還可用作打擊樂器,製造強勁節奏。

更重要的道具是幾乎撐滿整個舞台的獅頭竹篾骨架,骨架都屬半成品,到劇終嵌成完整的巨型 獅頭,獅威澎湃,把劇場情緒推到沸點。

內地劇團演出似乎比以前受歡迎了。不久前內地歌手周深來港演出,數以萬計的門票瞬間售馨,黃牛飛炒到近十倍。怎麼解釋? 

中國:從古代100個世界第一到科技超級大國

從美國那位參議員要求禁止中國大蒜進口的理由看來,美國對糞肥的利用比歐洲「先進」的研究落後很多,比中國落後就更以千年計了。

中國先民幾千年前就脫離遊牧、採摘的維生方式,到水邊定居,逐步走向以農立國。這是得天獨厚的地理與氣候條件使然,兩者都比歐洲好得多。相對於人類農業發祥地的中東兩河古文明、埃及古文明,中國黃河、長江兩條大河之間中原大地廣袤,氣候東西南北不同,可以培育出更多樣性的農作物和技術。美洲在歐洲人侵佔之前,地廣人稀,原住民靠狩獵、採摘就能過活,要付出更大辛勞的農業,卻因此發展不起來。

這注定了中國農業技術可以領先全球。

李約瑟的學生坦普爾(Robert Temple)根據老師對中國古代科技史的長期研究,寫了The Genius of China: 3,000 Years of Science,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譯本《中國的創造精神:中國的100個世界第一》)一書。書中分農業、文天學和製圖學 、工程技術、家庭用品和工業技術、醫學和衛生 、數學、磁學、物理學 、運輸和探索、聲音和音樂、戰爭共11個範疇,列舉了一百項中國領先當代世界的發明。首先列舉的是五項農業技術發明,包括:分行耕種與精細鋤地除草、鐵犁(鐵包木或實心的鐵犁)、胸帶馬輓具、頸圈馬輓具、施轉式揚榖風扇、多管條播機,比西方領先少者五百年,多者二千二百年,西方後來的應用都是從中國引進的。

作者因而指出:「的確,直到兩個世紀之前,與中國相比西方在農業方面是如此落後,以至於與中國這個發達世界相比,西方是個不發達世界。」「『現代世界』賴以建立的種種基本發明和發現,可能有一半以上源於中國。」

近代科學十七世紀在歐洲興起後,「發達」與「不發達」世界顛倒過來。如今,世界來到了「百年大變局」的關頭,世人看來再一次見證世界「顛倒」──顛倒的顛倒。

英國2024年6月15日一期《經濟學人》周刊刊登了 China has become a scientific superpower(〈中國已是科學超級大國〉) 一文,其中舉出的第一個例子就是關於農業的,指出中國科學院的農業研究絕對是世界領先水平的。香港的農副食品,絕大部分來自大陸,對中國蔬果、三鳥、水產品的品質改良很容易感受到。日前經過一家日本餐館,一看門外招徠的菜牌,生蠔標明是「台山生蠔」。台山生蠔以肥美知名,但出現在這家餐館,很意外。

(下)

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糞肥利用:中西的先進與落後

不久前,美國參議員Rick Scott致函商務部長雷蒙多,要求禁止中國大蒜進口,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云,原因據說是中國大蒜施用糞肥。美國政客泛化國家安全,這是很好的例證。

不知道中國種植大蒜是否都用糞肥,中國農民施用糞肥則是由來已久,起碼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即起碼有二千多年歷史了。中國人即使從未務農、五榖不分,也知道用禽畜、人類糞肥是傳統做法,而且知道這是最好的肥料,是有機肥。工業化後出現的化學肥料則是無機肥。人們越來越重視環保和個人健康後,越來越追求有機食物。有機耕種離不開有機肥。糞肥是天然物料,有大量有機質,養分比化肥全面,不但不會危害土地,還可以改善土質,協調土壤中的水、肥、氣、熱,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地生產力。生產成本也比化肥低。

有機肥亦稱農家肥。凡以有機物質如人類糞尿、禽畜糞尿、堆肥(以作物莖稈、雜草等與泥土、人糞尿等混合漚成)、綠肥、沼氣肥等作原料的,都是有機肥,種類多、來源廣、肥效長。經過適當加工,其中的營養元素可以源源不斷地為農作物吸收。

根據全國調查,中國使用的有機肥料有14類100多種。人的糞尿是重要有機肥源。以平均每位成年人每年排洩糞尿約790公斤計算,可供氮素(N)4.4公斤,磷素(P)1.36公斤,鉀素(K)1.67公斤。如以人糞收集利用率60%、人尿30%計算,中國九億農村人口,每年可為農業生產提供氮素90萬噸,磷素28萬噸,鉀素34萬噸。這還未包括城市糞尿源的開發。

這些有機物質必須經過一定的發酵才能使用。中國的農耕文明源遠流長,經驗豐富。荀子在《富國》中記載:「掩地表畝,刺草殖谷,多糞肥田。」明代《徐光啟手跡》記載人畜糞便利用有「煮糞法」、「糞丹法」等。在今日農村,各種以糞便堆肥漚肥的做法隨處可見。中國成語肥水不流別人田的「肥水」,多少都與人畜排洩物有關。

可是在西方,情況不一樣。羅馬帝國時期,歐洲農民便以鳥糞作肥。到了中世紀,開始簡單利用生畜肥,可是發酵不夠,肥力很低。當時歐洲還盛行輪耕的「三圃制」,即三塊田一春耕,一秋耕,一休耕。至於用人的糞尿來給作物施肥,歐洲人特別是貴族認為有損人的尊嚴。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植物營養理論,還認為土壤腐殖質是農作物營養的唯一來源。

2023年,瑞士的科學論文網 Frontiers 刊登了一系列八篇關於廢水處理的論文,其中閱讀最多和引用最多的一篇是關於利用人類糞尿給作物和農田增加氮肥和磷肥的,五位研究人員來自德國和瑞士。論文主旨是,發現從人類排洩物中可以回收有較高氮肥價值的肥料。論文作者Ariane Krause說:「如果製備得當,品質控制得當,德國多達25%的化肥可以用人類糞肥取代。」

論文中還有一篇是關於人類糞尿利用的,說的是法國一個新動態:把人類糞尿在源頭分離,以製成天然肥料。以前,這做法限於郊區。自2010年以來,實驗已擴展到市區一些大廈和社區。

(上)